1.关于健康的古诗词
关于健康的古诗词:1、《养生》作者:陆游 (宋)禀赋本不强,四十已遽衰,药裹不离手,对酒盘无梨。
岂料今八十,白间犹黑丝,咀嚼虽小艰,幸未如牛?昔虽学养生,所遇少硕师,金丹既茫昧,鸾鹤安可期?惟有庖丁篇,可信端不疑。爱身过拱璧,奉以无缺亏。
孽不患天作,戚惟忧自诒。挛躄岂不苦,害犹在四支;二竖伏膏肓,良医所不治。
衣巾视寒燠,饮食节饱饥,虎兕虽在傍,牙爪何由施?老人不妄语,聊赋养生诗。2、《步出夏门行·龟虽寿》作者:曹操(东汉) 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;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;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
3、《饮酒》作者:陶渊明(东晋) 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4、《江村》作者:杜甫(唐) 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;但有故人供禄米,微躯此外复何求?5、《负冬日》作者:白居易(唐)杲杲冬日出,照我屋南隅,负暄闭目坐,和气生肌肤。初似饮醇醪,又如蛰者苏。
外融百骸畅,中适一念无。旷然志所在,心与虚空俱。
6、《摄养诗》作者:龚廷贤(明)惜气存精养神,少思寡欲勿劳心。食惟半饱无兼味,酒止三分莫过频。
每把戏言多取笑,常含乐意莫生嗔。炎凉变诈都休问,任我逍遥过百春。
7、《好了歌》作者:曹雪芹(清)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古今将相今何在?荒家一堆草没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!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。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娇妻忘不了!君生日日说恩爱,君死又随人去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儿孙忘不了!痴心父母古来多,孝顺儿孙谁见了?。
2.关于饮食与健康的古诗有那些?
1、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七章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。
老子:无为无不为、平和无欲、惜精爱气2、孟子:养心莫善于寡欲。其为人也寡欲,虽有不存焉者,寡矣;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,寡矣。”
译文“修养内心的方法,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。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,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,也是很少的;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,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,也是很少的。
3、朱熹:饱食当肉,不淫当斋。缓步当车,无灾是福。
大饥不大食,大渴不大饮。多精神为福,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,不如独宿一宵; 节食已去病,寡欲已延年。
4《解人颐》达识集:唐子畏题《列仙传》佛祖无奇,但作阴功不作孽;神仙有法,只生欢喜不生愁。无药可延卿相寿,求医也是徒然。
有钱难买子孙贤,积玉总为无用。5岁夜咏怀 刘禹锡弥年不得意,新岁又如何?念昔同游者,而今有几多?以闲为自在,将寿补蹉跎。
春色无情故,幽居亦见过。6罗状元醒世歌 名洪先,明富贵从来未许求,几人骑鹤上扬州!与其十事九如梦,不若三平两满休.能自得时还自乐,到无心处便无忧.黄金不是千年业,红日能催两鬓霜.身后碑铭空自好,眼前傀儡为谁忙有有无无且耐烦,劳劳碌碌几时闲?人心曲曲弯弯水,世事重重叠叠山.古古今今多变故,贫贫富富有循环.将将就就随时过,苦苦甜甜命一般.7罗洪先日月两轮悬,乾坤几万年;华屋量人斗,娇妻度客船;钱财身外物,儿女眼前冤;世人谁不染,脱却是神仙”。
三界跳是跳不出的,宠辱皆忘是人生的一种境界;尘世纷纷一笔勾,林泉深处任忧游。盖间茅屋牵萝卜,开个柴门对水流。
得隙间眠真可乐,吃些淡饭可忘忧,眼前多少英雄汉,为甚由来不回头?8无事且从闲处乐,有书时向静中观——·清·方薰 有闲常同书做伴,无事且与动为邻;9无情岁月增中减,有味词动苦后甜。--岳美中(1900-1982),中医学专家10寻常衣食随时度,分外资财莫妄求。
11大肚能容,容天容地,与己何所不容; 开口便笑,笑古笑今,凡事付之一笑。12心宽不知愁,老伴长得丑。
是非少开口,笑看狗斗狗。 饭后百步走,小孙常逗逗,睡前甩甩手。
首先,古人养生特别强调养心为主,节食为辅,概括为“清心寡欲”。老子有“无为而无不为”、“平和无欲”及“惜精爱气”的主张,孟子有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的感慨,朱熹则从另一角度诠释了“清心寡欲”的妙处:“饱食当肉,不淫当斋,缓步当车,无灾是福,大饥不大食,大渴不大饮。
多精神为富,少嗜欲为贵,服药十朝,不如独宿一宵,节食以去病,寡欲以延年。” 其次,古人还强调要乐观豁达,寻访山水。
彭祖有“每把戏言多取笑,常回乐意莫生嗔”的轻松;刘向有“佛祖无奇,但作阴功不作孽;神仙有法,只生欢喜不生愁”的顿悟;相比之下,刘禹锡就略胜一筹,他“空闲为自在,将寿补蹉跎”,“无事且从闲处乐,有书时间静中观”,“无情岁月增中减,有味诗书苦后甜”,其豁达开朗、淡泊名利之情溢于言表。 再者,古人养生尤其强调要淡于名利,保持平常心。
罗隐在这方面的体会就更多一些,“能自得时还自乐,到无心处便无忧”———知足常乐;“与其十事九如意,未若三平两满休”——顺其自然;“身后碑铭空自在,眼前傀儡为谁忙;黄金不是千年叶,红日能销两鬓霜”——莫为功名利禄所累。重阳时节,秋风送爽.站在新世纪的顶峰,回望五千年历史,风云人物历历在目;纵观九万里河山,鹤翔龟静栩栩如生.从秦始皇派徐富去海外觅仙方,到汉武帝令道士密宫练灵丹;从则天伍后千方保容颜,到慈熹佛爷百计养真气,帝王将相无不寻思长生不老,金城千载.而在民间,君不见寿比南山的对联贴在农家的堂屋,松鹤延年的壁画挂卧室;君不见南极仙翁拄杖行来,西村小儿爬峨眉去采灵芝。
..。
3.高分
1、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,也是著名的美食家。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,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,如“东坡肘子”、“东坡豆腐”、“东坡玉糁”、“东坡腿”、“东坡芽脍”、“东坡墨鲤”、“东坡饼”、“东坡酥”、“东坡豆花”、“东坡肉”等等。《东坡集》载:“蜀人贵芹芽脍,杂鸠肉为之”。春鸠脍,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。后称东坡春鸠脍。
苏轼是喜欢羊汤的,为此他写道:“秦烹惟羊羹,陇馔有熊腊”。
他还专门写了《猪肉颂》:“净洗铛,少着水,柴头罨烟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早晨起来打两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
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,在一次美食派对上,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:“无竹令人俗,无肉使人瘦,不俗又不瘦,竹笋焖猪肉”。
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,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,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、肥鸭、野菜、河豚,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。
“秋来霜露满园东,芦菔生儿芥生孙。我与何憎同一饱,不知何苦食鸡豚。”在他看来,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。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,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:“丰湖有藤菜,似可敌莼羹”。
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,不由得题诗道:“纤手搓来玉色匀,碧油煎出嫩黄深。夜来春睡知轻重,压扁佳人缠臂金。”寥寥28字,勾画出环饼匀细、色鲜、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。
"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"
"时绕麦田求野荠,强为僧舍煮山羹"
“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”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”,“我饮不尽器,半酣味尤长”,“偶得酒中趣,空杯亦常持”。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妨长作岭南人。”
苏轼爱好品茗,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,“白云峰下两旗新,腻绿长鲜谷雨春”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。“从来佳茗似佳人”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”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。
苏东坡的诗词书稿,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,《菜羹赋》、《食猪肉诗》、《豆粥》、《鲸鱼行》以及著名的《老饕赋》。
2、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,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,在他的诗词中,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。
“人间定无可意,怎换得玉脍丝莼”的句子,这“玉脍”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“东南佳味”的“金齑玉脍”。“脍”是切成薄的鱼片;“齑”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,也引申为“细碎”。“金齑玉脍”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,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。“丝莼”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,也是吴地名菜。
“天上苏陀供,悬知未易同”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(即酥)一样。
他在《山居食每不肉戏作》的序言中记下了“甜羹”的做法:“以菘菜、山药、芋、菜菔杂为之,不施醢酱,山庖珍烹也。”并诗日:“老住湖边一把茅,时话村酒具山肴。年来传得甜羹法,更为吴酸作解嘲。”
“东门买彘骨,醢酱点橙薤。蒸鸡最知名,美不数鱼鳖。”“彘”即“猪”,“彘骨”是猪排。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。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、粽子、甲鱼羹等食品。
“霜余蔬甲淡中甜,春近录苗嫩不蔹。采掇归来便堪煮,半铢盐酪不须添。”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,吃起来也很新鲜。
“初游唐安饭薏米,炊成不减雕胡美。大如苋实白如玉,滑欲流匙香满屋”把大如苋实(鸡头肉)的薏米的白、滑、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。
《食粥》:“世人个个学长年,不悟长年在目前。我得宛丘(仙人名)平易法,只将食粥致神仙。”
“鲈肥菰脆调羹美,(麦乔)熟油新作饼香。自古达人轻富贵,倒缘乡味忆回乡。”
"色如玉版猫头笋,味抵驼峰牛尾猩"。
"新津韭黄天下无,色如鹅黄三尺余,东门彘肉更奇绝,肥美不减胡羊酥
4.跟健康有关的诗词
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,以求健康长寿。
在他的养生诗中,最精彩的一篇当推《步出夏门行·龟虽寿》。诗中写道: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;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;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
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,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。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,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!今人常用诗中“烈士暮年,壮志不已”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。
善于养神,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,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。东晋名士陶渊明《饮酒》诗曰: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。”
这首典型的养生诗,境与意会,物与心融,真是妙不可言!家和万事顺,家和万事兴,家中人和,是人生幸福之泉。“诗圣”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,颠沛流离,备受艰辛,体衰神伤。
所幸的是,他家中有老伴体贴,小儿亲昵。这在他的《江村》诗中得到印证: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;但有故人供禄米,微躯此外复何求?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。
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,至深至广的爱,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。唐代诗人白居易,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。
他的“养生方法 ”之一就是勤炼气功。他在《负冬日》诗中写道:杲杲冬日出,照我屋南隅,负暄闭目坐,和气生肌肤。
初似饮醇醪,又如蛰者苏。外融百骸畅,中适一念无。
旷然志所在,心与虚空俱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,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。
他练功时“外融百骸畅,中适一念无”,这不是一般炼气功的人所能达到的。健身需健心,“心乐才有身乐”,乐观旷达,内心欢乐,才能健身强体。
怎样才能“心乐”呢?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,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: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;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他认为人的一生,即便老了,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,以愉悦身心,欢度晚年。
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,很不得志,但他却处世达观,淡泊名利,晚年除寄情山水外,还潜心研究医药,收集民间验方,编成《苏沈良方》以济世救人。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:羽虫见月争翻翻,我亦散发虚明轩。
千梳冷快肌骨醒,见露气人霜逢根。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,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,梳发健身的情景。
他还经常练习气功,“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”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。
南宋大诗人陆游,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。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,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,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。
陆游钟情食养,清淡为主。在诸多食疗方法中,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。
他写道:世人个个学长年,不悟常年在目前。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将食粥得神仙。
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,粗茶淡饭为宜。粥系流质食物,老幼皆宜,味美香糯,营养丰富,易为人体消化吸收。
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,如莲心、薏苡仁、花生米、羊肉、西洋参、胡萝卜等,还有防治疾病、祛病延年的功用。明代开国功臣,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作过一首养生自娱诗:买条黄牛可耕田,结间茅屋傍林泉。
因思老去无多日,且向山中过几年。为吏为官皆是梦,能诗能酒总神仙。
世间万事皆增价,老了文章不值钱。刘伯温刚满60岁,即看透世事,归隐山林,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,实现了返璞归真,怡养天年。
去过那“能诗能酒总神仙”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。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,他写的《摄养诗》,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,保健养生的实践,归纳出的一套有关“吃喝玩乐”的科学规律。
诗的全文如下:惜气存精养神,少思寡欲勿劳心。食惟半饱无兼味,酒止三分莫过频。
每把戏言多取笑,常含乐意莫生嗔。炎凉变诈都休问,任我逍遥过百春。
这首诗告诉人们,别轻视“吃喝玩乐”。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“大文章”,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。
“吃喝玩乐 ”不是人生目的,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。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一书中写的《好了歌》颇耐人寻味: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古今将相今何在?荒家一堆草没了。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!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娇妻忘不了!君生日日说恩爱,君死又随人去了。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儿孙忘不了!痴心父母古来多,孝顺儿孙谁见了?《蔡轩琐记》中的《人心难足歌》是这样写的:终日奔波只为饥,才教食足又思衣。衣食若还多充足,洞房捻冷便思妻。
娶得妻来鸳被暖,奈何送老恐无儿。有妻有子双双乐,终日思量屋舍低。
起得高楼并大厦,又无官职受人欺。县丞主薄皆嫌小,欲去朝中挂紫衣。
人心似海何时满,奈何阎罗下帖追。“闲扫萧斋静扫蝇,修行何必定如僧。”
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《偶成》诗中的诗句。他主张动静结合,在读书间隙不妨做点清扫书斋等事,既可活动筋骨,又可。
5.求饮食方面的诗词,谚语
饭饱不洗澡,酒后不剃脑。
饭后行百步,不用上药铺。寒从脚起,病从口入。
平时省一口,缺时顶一斗。贪吃贪睡,添病减岁。
臭鱼烂虾,害命冤家。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。
若要长寿,经常吃素。煮菜不用学,只要勤洗锅。
上床萝卜下床姜。母鸡清火雄鸡燥火,梢鲢搜病甲鱼滋阴。
深栽洋芋浅栽姜。吃药不忌嘴,跑断大夫腿。
—— 谚语 有病不瞒医。瞒医害自己。
—— 谚语 有病去烧香,死得更快当。 —— 谚语 你若隐瞒自己的病,你的尸体会暴露在人面前。
(柯尔克孜族) —— 谚语 有病不要瞒,越瞒越吃亏。 —— 谚语 丑病不瞒医生。
—— 谚语 不服庸医药,胜请中流医。 —— 谚语 治一经,损一经。
—— 谚语 病人怕肚胀,雨落怕天亮。 —— 谚语 三肿三消,预备铁锹。
—— 谚语 出汗不减病,医生也着急。 —— 谚语 挤疮不留脓,免受二回痛。
—— 谚语 红肿高大,大夫不怕。 —— 谚语 治疮不能怕挖肉。
—— 谚语 千枝连根,十指连心。 —— 谚语 疮大疮小,出头就好。
—— 谚语 伤筋断骨一百天。 —— 谚语 鼻子不通,吃点火葱。
—— 谚语 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。 —— 谚语 撑痢疾,饿伤寒。
—— 谚语 清泻不用医,饿到日沉西。 —— 谚语 好人难得六月泻。
—— 谚语 老怕伤寒少怕痨。 —— 谚语 干血痨,不用瞧。
—— 谚语 饿不死的伤寒,吃不死的痢疾。 —— 谚语 治风先去热,热去风自灭。
—— 谚语 感冒不是病,不治要了命。 —— 谚语 痘要结,麻要泄。
—— 谚语 针灸拔罐,病去了一半。 —— 谚语 药方无贵贱,效者是灵丹。
—— 谚语 毒病毒药医。十个大夫九“当归”。
—— 谚语 话传三遍假成真,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。 —— 谚语 百病一针,病情要分。
—— 谚语 小单方能医大病。 —— 谚语 偏方对症治大病。
—— 谚语 人有四百病,医有八百方。 —— 谚语 打石看石纹,医病看病根。
—— 谚语 金子的真假匠人深知,病情的轻重大夫深知。(哈萨克族) —— 谚语 名医难治心头病。
—— 谚语 病急不要乱投医。 —— 谚语 有病最怕乱投医。
—— 谚语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,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。(蒙古族) —— 谚语 小病不治,大病难医。
—— 谚语 新病好医,旧病难治。 —— 谚语 预防肠道传染病,要把苍蝇消灭尽。
—— 谚语 得病容易治病难。 —— 谚语 草原上的睡蛇不等醒来就要打死,身上的疾病不等发作就要医治。
(柯尔克孜族) —— 谚语 苍蝇消灭光,肠胃得安康。 —— 谚语 除了苍蝇灭了蚊,夏令毛病去七分。
—— 谚语 苍蝇嗡嗡叫,疾病快来到。 —— 谚语 臭虫满墙爬,药罐手中拿。
—— 谚语 一只苍蝇一只虎,飞到谁家谁家苦。 —— 谚语 牙齿不剔不空,耳朵不掏不聋。
—— 谚语 饱不洗澡,饿不剃头。 —— 谚语 常常洗澡,虱子不咬。
—— 谚语 常洗衣,常洗澡,常晒被服疾病少。 —— 谚语 饱剃头,饿洗澡。
—— 谚语 灭虱没有巧,换衣常洗澡。 —— 谚语 衣服常洗常换,强如上医院。
—— 谚语 焚香不如扫地,吃肉不如剃头。 —— 谚语 剃头常洗澡,身体自然好。
—— 谚语 害眼洗脚,强似吃药;害眼剃头,火上加油。 —— 谚语 勤吃药,不如勤洗脚。
—— 谚语 要离药罐,洗手吃饭。 —— 谚语 剃头洗脚,赛过吃药。
—— 谚语 饮前洗手,饭后漱口。 —— 谚语 入厨先洗手,上灶莫多言。
—— 谚语 日光不照临,医生便上门。 —— 谚语 常开窗,透阳光;通空气,保健康。
—— 谚语 常常晒太阳,身体健如钢。 —— 谚语 强光底下无毒虫。
—— 谚语 屋内屋外勤打扫,开窗通气精神好。 —— 谚语 清爽的空气,百病的良药。
—— 谚语 洗脸洗鼻窝,扫地扫墙角。 —— 谚语 扫地如清心。
—— 谚语 无事勤扫屋,强如上药铺。 —— 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,不要烂杏一篓。
—— 谚语 饭前一碗汤,气死好药方;饭后一百步,强如上药铺。 —— 谚语 臭鱼烂虾,送命冤家。
—— 谚语 冬忌生鱼,夏忌狗肉。(壮族) —— 谚语 鱼过千滚,吃肚自稳。
—— 谚语 鱼吃新鲜米吃熟。 —— 谚语 东西要吃暖,衣服要穿宽。
—— 谚语 要想身体健,食物要新鲜。 —— 谚语 喝开水,吃熟菜,身体健康少病害。
—— 谚语 卫生好,病人少,锅灶净,少生病。 —— 谚语 饮食要卫生,一热二鲜三干净。
—— 谚语 吃瓜果,要洗净,吃得卫生少生病。
6.古诗词中有关健康的诗词
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,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。――《丹溪心法》元 朱震亨
治身养性谨务其细,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,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。――《抱朴子》晋 葛洪
我命在我,不在天。――《仙经》
养生以不伤为本。――《仙经》
养性之道,莫久行、久坐、久卧、久视、久听。――《养生要录》宋蒲虔贯
措身失理,亡之于微,积微成损,积疾成衰。――《养生论》三国 嵇康
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,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――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
善养生者养内,不善养生者养外。――
《寿世保元》明 龚廷贤
善服药者,不如善保养。――《养老奉亲书》宋 陈直
才所不逮而困思之,伤也;力所不胜而强举之,伤也。――《抱朴子》 晋 葛洪
体欲常劳,食欲常少,劳无过极,少无过虚。――《养性延命录》 南朝 梁 陶宏景
虽常服药物,而不知养性之术,亦难以长生也。――《养性延命录》 南朝 梁 陶宏景
善养性者,则治未病之病,是其义也。――《备急千金要方》 唐 孙思邈
精、气、神,养生家谓之三宝。――《理虚元鉴》明 汪绮石
供参考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汉鼎诗词网 » 营养有关诗词(关于健康的古诗词)